首    頁 陽台一隅 飛腳記事 活水有魚 隨筆雜記 順手塗鴉 兩人關係 鶴齋論壇 鶴齋暇舖

 

海水魚四館


淡水魚 各種海龜與陸龜 青蛙與蟾蜍 章魚、烏賊、貝類等 鯨魚與海豚 蝦、蟹、鱟等甲殼動物 海水魚 鯊、魟等軟骨魚類 動畫卡通、漫畫、電玩類食玩轉蛋 狗和小動物等寵物 特別展示、情境、食物或其他各項 貓貓館,包括昭和貓系列 昆蟲 鳥類 蛇、鱷魚等爬蟲類動物 哺乳類動物,包括朝隈俊男先生作品 章魚、烏賊、貝類等 鯨魚與海豚
             
               
 

 

海洋堂  新江ノ島水族館への誘い 2   無葉吻 精緻度★★★☆ 塗裝度★★★ ナミダカサゴ

學名Rbinopias argoliba,日文名「淚笠子」。學名中的「argon」為銀色之意,「liba」則是淚。其眼睛下方銀白的線條,看來就好像流淚的模樣。鮮紅的體色,正說明了其生存環境是深海。Discovery說,由於海水折射陽光紅外線的關係,許多深海或是夜行性魚類都是以紅色為主要體色。

 

 Yujin こどもの事典大百科     黑鮪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まぐろ

為各位介紹容易被忽略的動物蛋玩系列——「ストラップスペシャル」。雖然名為給小孩子玩,但製作上卻一點也不馬虎!一面是塗裝不差的黑鮪魚,另一面卻是說明各個部位:背部、鰓邊、大腹肉和中腹肉。
我曾經想過,像這種字體印刷在內部,外面又有透明部份…製作上的難度是不是比較高?
話雖如此,請看第3張,胸鰭的部分還是偷懶了。

 

 Yujin  こどもの事典大百科     河豚 精緻度★★★☆ 塗裝度★★★★ ふぐ

可愛的虎河豚,令人想起澎湖的河豚燈籠。解剖圖標示了有毒的肝臟,與可食的部份。﹙肉與俗稱"白子"的精囊﹚

日本不愧為將蛋玩發展至爐火純青的國家,連教育都可以用如此活潑的教具來啟發孩童。以「こどもの事典大百科」為名的不計其數:SPORTS 大相撲入門 、神機雷鳥號大圖解、足球入門、人体解剖図鑑2…,真是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フルタ製菓   おもしろ動物編 第7弾    翻車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ンボウ

早期的曼波魚作品,可以保留當時的製作技術說明。左右不對稱的分割方法,奇怪的塗裝顏色…。話雖如此,「有趣的動物第6與第7」兩彈,現在的市場價格卻高的嚇人…

 

 海洋堂  科博所蔵品再現モデル    翻車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ンボウ

其實翻車魚還有一種,就是尾後端具矛狀突出的「矛尾翻車魨」。 成魚偶會躺在水面上,而成為捕魚人的箭靶;母魚可產下3億顆的卵。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木下隆志  曲紋唇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本系列全名為「カプセルアクアリウム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是由新江ノ島水族館、大洗アクアワールド、しながわ水族館、アクアトト岐阜、しものせき海響館,5間水族館所推出的館內限定扭蛋。不過我習慣稱它為「江之島3」,畢竟是由江之島水族館炒熱的。

 

本魚又名拿破崙、蘇眉,屬隆頭魚科。幼魚為淺綠色,且每一鱗片均有黑紋;漸漸魚體後半部會成為波浪狀 橫紋。老成魚才會額頭隆起,眼後長出兩條黑紋﹙鏡框﹚。

這是ka009ka的第三隻拿破崙魚,可見牠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其實港台也極受歡迎,但卻是吃掉牠;過度捕撈已經造成絕種的危機。
作品的塗裝令人讚賞與驚艷,已經超出手工塗裝的知識範圍﹙這句話是以我外行的眼光判斷﹚。
本系列在蛋紙上,還親切的標示出與館內飼養最大一隻與模型之間的比例,本作品為1/25比例。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田熊勝夫  花斑擬鱗魨 精緻度★★★☆ 塗裝度★★★★ モンガラカワハギ

又名小丑砲彈。第一根背鰭棘能夠直立頂住洞穴,來防備敵人攻擊。又是款熟面孔,但是砲彈科膚質的表達與珊瑚底座卻使本作生色不少;可惜沒把滿口利牙表達出來。
全14種卻沒有相同的底座,想必5大水族館花的原型設計所費不貲;同時也嗅出與Yujin互別苗頭的感覺。作品為1/5比例。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田熊勝夫  揚旛蝴蝶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トゲチョウチョウウオ

又名人字蝶、白刺蝶。體側人字形相交為其最大特徵,頭部的黑眼帶,與背鰭上的黑色假眼斑,可做為欺 敵用。

水族館沒有蝶魚,讚嘆聲會變少;珊瑚礁少了蝶魚,就像天空不再有彩虹。

本作的魚鰭出現令人訝異的懶惰表現——請看第5 張,魚鰭沒有張開,而是連在魚身上。 ka009ka為此節省成本的造模現象,取了個綽號叫「懶鰭(Lazy Fin),簡稱LF」。
本以為只會出現在Yujin「こどもの事典大百科 」這種給小孩的教具上,沒想到卻入侵到了一般魚類蛋玩。作品為1/5比例。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松本榮一郎   側帶擬花鮨 精緻度★★★★ 塗裝度★★★★ スミレナガハナダイ♂

又名紫方斑花鱸。成魚都為雌性,然後再由群體中最大的一隻變為雄性。本作品是雄魚美麗的顏色,也將鮨科的嘴型刻劃的棒極了;魚眼睛的部份也相當迷人。

作品為1/2比例。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松本榮一郎  黑身管鼻鯙 精緻度★★★★ 塗裝度★★★☆ ハナヒゲウツボ

俗名五彩鰻,前鼻孔呈葉狀突出,下頜前端具3根肉質觸鬚。為什麼會有像花一樣的管狀鼻孔延伸,至今仍然不明。成長時也有變性的現象,作品為雄性。

由藍色當做基調,再塗上黃色,這種塗裝方法個人不是挺喜歡。作品為1/10比例。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木下隆志  翻車魨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ンボウ

只吃水母的溫和巨獸,又再度成為蛋玩的角色。這一次到日本「取材」,終於得以近距離觀察。

呆呆的眼神,不成比例的鰓孔,非常理中的鰭…再怎麼觀察都不像是魚類;卻又頗受日本大人小孩的喜愛。

本作也中了毒——懶鰭現象出現在左胸鰭。作品為1/35比例。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木下隆志  庫達海馬 精緻度★★★★☆ 塗裝度★★★★ オオウミウマ

體色多變,從黃、褐、黑、橘紅都有。生活於藻類或海草茂盛的海域,尾部才得以捲繞。
最特殊的習性為雌魚把卵產於雄魚的孵卵囊中,由雄魚負責照顧孵化;因而有「會生小魚的雄魚」之稱。 

塗裝與姿態都很棒 ,特別是尾巴捲住珊瑚的描寫。作品為1/3比例。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精緻度★★★☆ 塗裝度★★★ カツオ

日名也是鰹,英名Skipjack Tuna,平均身長約40~80公分,分布於世界的溫、熱帶海域。最大全長可達1.2公尺。炸彈似的流線體形,能在海面快速游泳;因為有著特別的血管構造,所以體温能保持比海水温度要來的高些。本作模型不差,一樣是上色敷衍了些。

 

海水魚廣泛分布於世界的海域,種類約有15000種。因為寒流與暖流都流經日本列島,所以有各式各樣的海水魚。這個由c社出品的海水魚盒,外型其實不差,但塗裝與材質方面,總是不免要嘀咕一下。

當中幾個作品細心的做了與食性相同的主題場景,解釋到生態的部份,為其用心之處。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鯖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サバ

日名真鯖,英名Pacific Mackerel,全長約40公分。成群結隊的迴游於沿岸表層的黒潮。

作品的顏色相較於原色系列,個人認為是比較自然的。ka009ka很愛吃鹽醃鯖魚,煎的油油香香後配上地瓜粥,真是太棒了!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鬼頭刀 精緻度★★★☆ 塗裝度★★★☆ シイラ

日名,英名Dolphine Fish,最大全長約兩公尺,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溫熱帶海域。成熟的雄魚會有隆起的額頭,因而有「鬼頭刀」之名。食物為沙丁魚、飛魚等

早期松村老師的GK作品還有鬼頭刀出現,但到了近期卻很少看到。作品應該在體型上再加大些,看起來會比較有張力;而塗裝似乎也有些太艷麗而不真實。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翻車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ンボウ

日名翻車魚,英名Ocean Sunfish,最大全長約3公尺,分布於世界的溫、熱帶海域。稚魚時和一般魚沒有兩樣,但隨著成長尾鰭會漸漸消失。

終於有一款作品,把翻車魚的食性表達出來了(雖然水母做的有些遜)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黑鮪 精緻度★★★☆ 塗裝度★★★ ホンマグロ

日名本鮪,英名Bluefin Tuna,最大全長達3公尺,分布於世界的溫、熱帶海域。流線的體型、新月般的尾鰭、細長的胸鰭、背鰭與腹旗,為的就是把阻力降至最低。因此泳速驚人,時速可達60公里。為了覓食可以不分晝夜不用休息。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石狗公 精緻度★★★ 塗裝度★★★☆ カサゴ

日名笠子,英名Scorpionfish,全長約20~35公分,分布於北海道以南沿岸。食物以小型魚、蝦蟹類為主,習慣於夜間出來覓食。卵胎生一次可產數萬條仔魚。

加上底座之後,讓平淡昇華為燦爛。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虎河豚 

精緻度★★★ 塗裝度★★★ トラフグ

日名虎河豚,英名Tiger Puffer,分布於,最大全長約75公分。肝臟與卵巢帶有劇毒,但特有的美味,仍使許多饕客「拼死吃河豚」。

看了一篇報導,說是只要在養殖過程中,不要讓牠吃到某樣餌料,「就可以生產出連肝臟也可以吃的無毒河豚」。

雖然這對一般民眾算是個好消息,但可急壞了那些以處理河豚,擁有執照的料理師傅,以及日本最大虎河豚產地下關市的居民們。

底座與魚體的塗裝似乎過於花俏而讓人眼花撩亂,所幸「專注地搜尋海螺」這個動作把質感拉了回來。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比目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ヒラメ

日名鮃,英名Bastard Halibut,生長於水深100200公尺的砂質海底。平均全長約40公分,雉魚時眼睛還位於身體兩側,隨著漸漸成長,兩邊的眼睛會變成同一邊。

作品的另面(貼沙那一邊)塗裝很遜,只用了單一種白漆來帶過。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棘綠鰭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ホウボウ

日名竹麦魚、魴鮄,英名Gurnard,棲息於20~600公尺深的砂泥底全長約25~40公分,如扇子般的大胸鰭,有著漂亮的藍色邊緣與斑點。利用胸部如手指般的軟條鰭,在海底做爬行。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秋刀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サンマ

日名漢字也是秋刀魚,英名Pacific Saury,最大全長約40公分,分布於日本至美西沿岸的太平洋北部海域。捕魚時通常利用牠的向光性來做漁船捕撈。

滲色與制式化的上色,是本系列最大的致命傷;雖然原型做的不差,但輕率的塗裝總讓人覺得可惜。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鯛魚(嘉鱲)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ダイ

日名真鯛,英名Japanese Red Sea Bream,最大體長可達1公尺,廣泛分布於台灣、東海南海、日本與朝鮮周邊海域。

在日本飲食文化中,兼具姿態、顏色、味道而稱為「魚之王」。

為了表現牠的食性,底座勉強的做出一隻沙蠶。雖然立意很好,但總感覺「這隻沙蠶沒事幹嘛跑出沙層,活的不耐煩了嗎?」

由於海洋堂的天然紀念物與Yujin的海水魚系列所出的鯛,都已經具備了相當水準;所以本作的表現當然就被比了下去。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飛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トビウオ

日名也是飛魚,英名Japanese Flyingfish,分布於太平洋沿岸、東海與黃海一帶。平均全長約35公分。利用尾鰭來拍打水面,再利用巨大的胸鰭,最遠可以滑行400公尺。

這個海水魚盒所附的底座,除了少數幾隻有專用場景外,其餘皆使用這種支撐棒可自由裁剪長短,以及有三個孔洞位置的支撐座;因而可以配出這種「鬼頭刀捕飛魚」的場景出來。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遠東擬沙丁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イワシ

日名真鰯或真鰮,英名Japanese Pilchard,分布於台灣到鄂霍次克海的沿岸海域,最大全長約25公分。體側有數個並列的黑點,以浮游生物為食,多以製成魚粉當飼料。大量捕撈的結果,近年來漁獲已經銳減。因為屬於食物鏈底層,所以也代表很多動物將缺乏食物來源。

作品無論是大小或外型,在本作中都屬於「少了這隻也不會發覺」;彷彿是為了強調日本第一平價國民魚而存在。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竹莢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アジ

日名真鯵或真鰺英名Japanese Horse Mackerel台灣俗名巴攏、瓜仔魚。分布於日本朝鮮沿岸、東海與南海。體側有著亮晶晶的映棱鱗,喜歡群聚而游,20以上水溫會顯得活潑。雉魚會在飄流木或浮藻下成長。

在本系列中無論是外型與上色,都相當討喜

 

 colorata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旗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カジキ

日名真梶木,英名Striped Marlin,最大全長約3.8公尺,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溫熱帶海域。利用如劍般的上顎,來捕食各種魚類。

為了保護那長長的劍狀上顎,本作的包裝還特地用了塑膠盒來固定形狀。可惜拆封拍照時,還是歪歪的。整體造型不差,惟塗裝上差了些;特別是眼神的部份呆滯。

 

 EPOCH  マグロ&広大な海に棲む生き物  判治 靖郎  黑鮪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クロマグロ

史上最傳奇的動物蛋玩系列之一,相鄰的兩彈沒有全新角色過。對於收藏者而言,到底是要視為搶錢,還是不夠誠意?這次登場的是黑鮪魚,隱藏版則是異色版。
為了這隻鮪魚,還差點敗了全套。側面看起來很有大魚的氣勢,塗裝也頗為討喜。可惜從正面看的時候﹙請看中上圖﹚,發現兩眼距離怪怪的,而有點像青蛙。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洋Ⅰ  KOW  曲紋唇魚(蘇眉) 精緻度★★★★★ 塗裝度★★★★★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與生息相關的底座,再加上木頭質感的解說牌底座;讓這個新公司的首發,不僅讓人耳目一新,也有那物超所值的滿足。
也是動物蛋玩常見角色的蘇眉魚,塗裝比起水族圖錄那隻要來的溫和,而底座的片狀大珊瑚,更是充分點出了棲息地的生態。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洋Ⅰ  KOW  公主小丑與藍魔鬼 精緻度★★★★ 塗裝度★★★★☆ カクレクマノミ&ルリスズメダイ

「海洋」這系列有趣的現象,也出現於隱藏版。仔細看看本作的成員,都有可能是隱版人選,為何獨鍾於外型最小的小丑魚?
因為做的實在太棒了--小丑魚的魚鰭末端塗裝留有透明感,與實際的魚鰭更為接近不說;兩隻小丑的體態就是能感受到「與海葵共生」的依賴。
但最教人驚訝的,莫過於躲在另一角落,俗名藍魔鬼或厚殼仔的藍刻齒雀鯛(圓尾金翅雀鯛,Sapphire devil)。
從正面看不見的雀鯛,不會喧賓奪主;但是轉個角度,艷藍與小丑的橙紅,搭配上海葵的粉紅…就像是個配色完美的小小水族世界啊。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遊館ミュージアム  KOW  曲紋唇魚(蘇眉) 精緻度★★★★ 塗裝度★★★★☆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Taras Grescoe所著海鮮的美味輓歌」中是這麼形容牠的:

…重量可達180公斤,體長達180公分。潛水員都相當喜歡這種魚,因為牠們就像好奇又友善的狗兒,會啄食潛水員手掌上的食物。大頭凸眼又板著一張臉,曲紋唇魚肥厚的嘴唇,就像好萊塢那些對膠原蛋白求之若渴的女明星。這種魚的嘴唇在中國餐廳裡尤其受到重視,一份的賣價可達兩百五十美金…。

 

尾部與水槽的隱形聯接非常棒,讓它有種真正的漂浮感。不過這個姿態我好像裝錯了,魚頭應該再往上揚才對。體態優美、塗裝美麗的無與倫比。
從接觸動物系蛋玩以來,每次都會覺得該作品已優秀的到頂,卻沒想到技術仍然不斷推陳出新;所以即使是相同物種,也是有不同的玩賞味兒。
﹙不過我個人比較偏好「生物多樣性」啦,希望有更多生物加入行列﹚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第2巻  田熊勝夫  白鱘 精緻度★★★☆ 塗裝度★★★☆ シロチョウザメ

鱘魚是一種硬骨魚,和鯊魚並不相同。牠是種特色類似鯊魚的古老魚類,體側有著蝴蝶形的骨板。和鮭魚一樣,會在淡水領域產卵,日本已經滅絕。因為具有生產高級魚子醬的能力,人工養殖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具很長的壽命,長度可達6米,是最大的硬骨魚。

中規中矩的作品,側邊的骨板與背部表現的不差。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神女底鼬鳚 精緻度★★★☆ 塗裝度★★★ ヨミノアシロ

神女底鼬鳚(Abyssobrotula galatheae)是棲息最深的魚,同科的許多種魚類,都是海中棲深度相當深的魚。生物史上初次發現此種魚是1913年,1952年在丹麥的調査隊發現一隻20公分的個體,於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溝水深8370公尺的超深海採集到標本。棲息海域環境若與陸地環境相比,深度已與聖母蜂的高度相去不遠。
若以水深10公尺增加1個大氣壓力計算,此隻魚必須承受838個大氣壓力而不會被壓扁死亡,實在令人驚訝。跟身體比較的話,大頭約佔了體長的1/3。嘴巴巨大,退化的眼睛已被皮膚覆蓋。長長的胸鰭約體長的1/3,腹鰭呈絲狀,體色為黄褐色。
神女底鼬鳚的日文漢字叫「黄泉阿代」,大概是因為棲息處是如此深的關係…深到接近黃泉了吧?

 

作品平淡而立體感稍嫌不足,是本系列稍弱的一隻。話雖如此,ka009ka還是給本深海魚系列極高的評價與掌聲。因為一來介紹深海魚的立意頗佳,二來是參考資料缺乏,可能都只靠網路上的影片,就可以做出立體模型出來…真是太強了!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變色隱棘杜父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ニュウドウカジカ

變色隱棘杜父魚(又名水點魚 Blob Fish/ Blob sculpin),學名Psychrolutes phrictus 。這種底棲性的魚生活在水深800至2800公尺間的日本,白令海峽到美國加州也都有捕獲的紀錄。頭部和身體覆蓋著小小的絲狀贅疣。背鰭有8個硬棘和19至20軟棘,臀鰭有12至14支軟鰭。以甲殼動物、軟體動物與海膽,來餵飽長達90公分的身軀。

 

本系列的隱藏版,正是此種魚的標本。看著本作的照片,讓ka009ka想到動畫「我們這一家」的花媽剃了光頭…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皺鰓鯊 精緻度★★★★☆ 塗裝度★★★☆ ラブカ

皺鰓鯊(又名擬鰻鮫,學名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為一種原始的鯊魚,是軟骨魚綱六鰓鯊目皺鰓鯊科的皺鰓鯊屬下的唯一種鯊魚。因其腮間隔延長且有褶皺互相覆蓋,因而得名。皺鰓鯊現存數量很少,主要分佈在挪威到南非的大西洋東部,日本到澳大利亞的西太平洋,以及美國加州到智利的東太平洋地區。

魚體延長且柔軟,頭型與一般鯊魚不同。眼呈橢圓形,具六對鰓裂。魚體背側呈棕褐色,三叉型的牙齒極為特別而具特徵。小背鰭像葉子一樣,起於腹鰭基底之上在臀鰭基底後面,臀鰭大於背鰭,胸鰭小且呈槳狀,尾鰭有弱的腹葉而且沒有接近端位的凹槽。
體長約1.5公尺。形狀像鰻魚,鼻孔在側腹面;有噴水孔。本魚大多在水深600至1000公尺的地方出沒。肉食性,主要吃食其他鯊魚、魷魚和硬骨魚。為卵胎生,發育在母體內進行,孵化期12個月。春季受精,幼魚在夏季出生。

 

本作是系列中個人最喜歡的一隻,姿態鮮活且具有游動的律動感;重點是把最具特色的三叉型牙齒也給帶到了。

 

↑ 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1 by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疏刺角鮟鱇 精緻度★★★★ 塗裝度★★★☆ チョウチンアンコウ

日文名提灯鮟鱇, 台灣俗名深海鮟鱇,大陸名「多指鞭冠鮟鱇」。
體型短而高呈球形;頭長佔體長比例短。幼魚缺少頂骨;胸鰭輻射骨等長;舌頜骨雙頭型;具翼蝶骨;鋤骨較寬、但不具齒;下舌骨2塊;主鰓蓋骨雙叉。下鰓蓋骨具前棘,上端部分較為纖細。咽鰓骨I存在;上鰓骨及角鰓骨具齒;腹骨呈三叉形;吻觸手基骨短,位於蝶耳骨之前。變態後雌魚下巴及鼻子短且鈍,表皮具有乳狀突起;吻觸手粗且短;全身覆蓋骨板,每個骨板具有一中央棘。
上下頜等齊;口裂較為垂直;下頜較為寬廣,具縫合骨棘;牙齒相對較短且密集,排列呈數排且相互重疊;不具鋤骨齒;上下頜具韌帶;蝶耳骨棘較短且粗;關節骨棘前鰓蓋骨具棘;不具方骨;鼻孔開口為管狀;側線系統為一列卵圓形乳突;吻觸手之支鰭骨不外露。
第二頭鰭鰭條退化成基骨,餌球呈卵圓形,具附肢,通常魚末端或基部開始分叉,末端呈球形。吻觸手具微細棘或無。雄魚通常較其他科別為大,最大可達38mm;眼部大;亞成魚上下頜內側具細齒,並具有未發育之齒骨齒於鼻端及下頜前端;表皮呈棘狀並膨脹。
體高約為體長60%;後鼻孔大於前鼻孔,約為眼部徑1/3。成魚體較維修長;上下頜牙齒脫落,僅剩鉤狀齒骨齒;體高約為體長30%;後鼻孔隨體型變大,呈圓形。
主要棲息於光線微弱或無光線之深海區;幼魚為漂浮性,生活在食物豐富的海洋上層水域。變態期後的魚種則生活在遠洋深海中層或較底層水域。

雌雄雙型,雄魚有如侏儒般短小,但不行寄生生活。廣泛分佈於部份之世界三大洋。台灣曾經於東港採獲,但標本現已遺失。

 

作品的猙獰面孔,足以讓小幼童做惡夢,老阿婆唸阿彌陀佛;不過這就是深海魚的迷人世界ーー未知卻又跳脫人們對魚類外型的主觀意識。

因為鮟鱇魚的雌雄體型相差懸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看到外型是婆大公小的夫妻,ka009ka心中就會有「啊,鮟鱇魚夫妻」的OS。(失禮了…請見諒)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大鰭後肛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デメニギス

大鰭後肛魚又叫管眼魚,學名是Macropinna microstoma,最大特徵為頭部前端呈透明,管狀的眼睛可在頭內轉動,偵測掠食者及獵物。
1939年生物學家首次在深海發現此一外形奇特的魚,長著透明的腦袋和管狀眼睛。由於眼睛呈管狀,此前科學家認為這種魚的視力相對狹隘。但最新研究發現,此魚的視力並未受到侷限。
這種特殊的眼睛結構有利於收集光線,適應於太陽光無法射入的漆黑深海環境。牠們使用自己超敏感的管狀眼睛搜尋模糊輪廓的獵物。科學家曾認為這種眼睛結構是固定向上凝視的,然而這樣牠們將錯過正面迎來的獵物,因為用牠們小而尖的嘴很難捕捉到獵物。

美國加州蒙特利灣水族研究所的人員,使用了有纜線的水下機器人(ROVs)來研究管眼魚的生活特性。在加州海灣2000-2600英尺深處,攝影機拍攝到管眼魚在水中懸浮靜止狀態,在水下機器人明亮光線的照射下,管眼魚的眼睛釋放出生動的綠色。眼睛中的綠色素能過濾射入水面的太陽光,幫助牠能夠探測到深海中發冷光的水母,或者直接位於其頭部以上位置的獵物。
當牠們發現獵物之後,管眼魚將向上旋轉牠們的眼睛,並朝向獵物游去進入獵食狀態。眼睛周圍是充滿液體的透明頭部外殼,這一區域位於這種魚頭部頂端。然而更吸引人的是,當牠從深海中用漁網捕撈後,其頭部並不呈現透明充滿液體,或許是在漁網中掙扎時透明的頭部易於損傷。
研究小組非常幸運地用漁網捕撈到一條管眼魚,這條魚在船上的水池中仍活著,牠的身體也從一開始的水平漂浮恢復至垂直狀態。管眼魚體長只有幾英寸,牠的食物來源可能主要是小魚和水母。
(以上文章出自 六度分離 )

 

作品已經從深海魚極少的參考資料中,把各種特徵都表達到了;而這種需要嵌上透明零件的,想必讓製作過程又多了些麻煩吧?

 

 

↑影片 "Macropinna microstoma: A deep-sea fish with a transparent head and tubular eyes" by  MBARIvideo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皇帶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リュウグウノツカイ

日文名「竜宮の遣い」意思就是「龍宮的使者」。學名Regalecus glesne,又稱勒氏皇帶魚,俗名龍宮使者、白龍王、龍王魚、大帶魚、大鯡魚王、搖槳魚、地震魚,為輻鰭魚綱月魚目皇帶魚科的其中一種。
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北緯72度至北緯52度的亞熱帶深海裡。棲息20~1000公尺的水深,但通常在水深20至200公尺間。魚體側扁,延長呈帶狀。頭小,似馬頭狀。體裸露,無鱗,體側各有5~6行瘤狀突起。背鰭1,無鰭棘。背鰭基底長,前1~5背鰭鰭條顏常呈絲狀。腹鰭變為一對絲狀長鰭條,末端膨大呈柳葉狀,無臀鰭。尾鰭不與背鰭相連。魚體全身銀灰色,具藍黑色斑紋。頭部呈藍色,各鰭為紅色。

皇帶魚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體長最高可達11公尺,但普遍為約3公尺。而已知最重可達272公斤。生活在深海的中、上層,作波浪式的蛇行運動。由於數量稀小,習性幾乎未被研究過。關於皇帶魚的傳說很多,歐洲漁民稱牠為「海魔王」。因牠常伴隨鯡魚游動,被認為是鯡魚的保護者,因而有「鯡魚王」之稱。
由於背鰭呈絲狀鰭條,有時形成雞冠狀,並可隨時垂舉,故日本漁民則稱之為「海底宮殿的公雞」。許多人認為古代航海者相傳的大海蛇就是來自皇帶魚。

歷史上有關捕獲皇帶魚的記載甚少,坊間更流傳著生活在深海水域的皇帶魚除非因為地質出現大變動,例如發生地震,否則鮮有游到淺水的海域,改變棲息環境,因此被捕獲的機會極微,亦因為這樣的生活特性,才會被稱為「地震魚」。
相傳皇帶魚會因地震而受驚游至淺水避難,所以牠的出現即預示了會有大地震的發生。僅供學術研究,無食用價值,東南亞更流傳食用皇帶魚的人都會死於非命。

(以上文章出自 維基百科)

 

作品是本系列塗裝最搶眼華麗的,絲狀鰭條頗有威風凜凜之感,動作也頗能表達出帶狀魚體的優雅;不管是精緻與塗裝都是上品。

唯一不滿的是體長似乎不足,照比例來看,應該還要多做出繞一圈才是。 ( 佐證是論壇裡的 池袋Sunshine水族館 一文)

 

↑附上一段深海魚影片當作結尾, "Strange fishes after Tsunami " by  newsflash4u

有一隻的外型讓人嚇了一跳,因為就跟蛇頸龍差不多。

 

 

 海洋堂  アクアテイルズ ポリストーン版  菅谷中  曲紋唇魚(拿破崙鯛) 精緻度★★★ 塗裝度★★★☆ ナポレオンフィッシュ

曲紋唇魚棲息於熱帶海域,是隆頭魚科中最大的品種;文獻上大魚甚至超過兩公尺。鮮綠的體色與臉部上的迷宮紋路是其特徵。

本種在各系列中都曾軋上一腳,甚至連解剖圖鑑中都出現過(說要整理又忘了@@)。在玩家們早已被養到胃口刁鑽情況下,本作生硬的動作自然被比了下去;甚至連300元扭蛋都打不過。

 

 海洋堂  アクアテイルズ ポリストーン版  山本聖士  腔棘魚(幼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シーラカンス(稚魚)

1938年的耶誕節前夕,32歲的瑪嬌莉.拉蒂瑪 (Marjorie C.Latimer)女士正擔任南非一個漁港小鎮的博物館館長,意外在好友,船長漢瑞克.辜森(Hendric Goosen)拖網漁船柰蓮號(Nerine)上發現一尾前所未見的怪魚。
"這是我一生中看過最美的魚,約150公分長,藍紫色的體表綴著珍珠白的斑點。"

身長可達2公尺,重達91公斤。長著奇特的肉質肢體狀魚鰭,身上覆蓋堅硬的鱗片,全身閃耀著藍光,與已知現存魚類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南非魚類學家史密斯只透過拉蒂瑪的粗略草圖,竟然一眼判斷出這是最早出現於四億年前,只存在於千萬年前化石紀錄,本應早已絕跡的腔棘魚!
腔棘魚是腔棘目的魚類,包含了最古老的有頷下門分支。一直以為腔棘魚所屬種類已於白堊紀末完全滅絕,但於1938年在南非發現後,這個想法才被打破。

牠們是肉鰭魚,胸鰭及臀鰭都是肉質的,尾巴及背鰭分叉成三葉,脊索延伸至中葉。
科學家推測,腔棘魚是會利用短而粗魚鰭幫助牠們在水中前進的魚種之一,最終並進化來到陸地。
牠們有獨特的層鱗,比真正的層鱗較薄。頭顱骨前端有一種特別的感電器,稱為吻部器官,相信是用來幫助感應獵物及平衡身體。

現存有兩種腔棘魚,但於泥盆紀至白堊紀末間,發現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腔棘魚化石。
有指腔棘魚經歷了數百萬年後依然沒有改變,但現存的物種卻從未有化石紀錄。
這個空窗期的成因可能就是生活在淺水的腔棘魚已經絕種,但深水區的化石卻很少被發現。
科摩羅群島是世界上唯一每年都有腔棘魚捕獲紀錄的地區,除此之外,印度洋其它地區則只有單隻被發現的紀錄。


當ka009ka困惑著「為何要用幼魚來當闡述腔棘魚這作品?」才有網友大野狼提點,這是因為在2009年印尼的近海,日本是世界第一個拍攝到活幼魚畫面的國家。
請看 這篇 報導裡的照片…不就跟本作一模一樣嗎?

塗裝尚可,不過多些層次或鱗片的乾刷,或許會更有立體感。鰭的末端因為材質的緣故,反而有種破碎而不規則的自然。
 

 

 海洋堂  アクアテイルズ ポリストーン版  松村しのぶ  平鰭旗魚 (芭蕉梶木) 精緻度★★★★ 塗裝度★★★★ バショウカジキ

學名Istiophorus platypterus ,為旗魚科旗魚屬的魚類,俗名雨傘旗魚;日文名稱因為如芭蕉葉脈的大背鰭而來。
成魚身長可達3.3公尺,重可達100公斤。體長略呈圓筒紡錘形,稍側扁。頭較長,吻長而尖,呈劍狀突出。第一背鰭長而高,呈帆狀,具有黑色斑點;第二背鰭短小;胸鰭呈鐮刀狀;腹鰭狹長,起點在胸鰭基底下方稍後,向後延伸至肛門,具有一鰭棘;尾鰭深叉形。體青褐色,有灰白色圓斑,腹部銀白色。背鰭可如鯊魚般劃出水面。幼魚的第一背鰭和第二背鰭是相連的,隨著成長第二背鰭會慢慢分開。
廣泛的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間的亞熱帯與熱帯海域。台灣則為基隆、成功一帶。日本則是東北地方以南的近洋海域,每年4~8月會洄游至菲律賓東方海域產卵。
肉食性,以沙丁魚、鰺、甚至是烏賊群為食。長吻可當劍用,在魚群中揮舞來砍傷魚而進食。雨傘旗魚不僅擁有旗魚類最快的泳度,也是水中生物最快的─速度可達54節。


54節有多快?先讓我們瞧瞧一節速度是多少:
1節=每小時 1 海浬 (nm/h)=每秒 0.5144444 公尺 (m/s)=每小時 1.852 公里 (km/h)=每小時 1.150779448 英哩 (mph)
所以54節X1.852=100.008,剛好超過時速100公里! (別忘了還有水的阻力)

塗裝夢幻而不真實,不過若擺在案頭(特別是總經理),想必會引來眾人之眼光吧。嗯,從照片中某些角度看,魚頭怎麼有點像海賊王的騙人布啊…?
海面破浪而躍的姿態不僅迷人,也有激勵人心的效果;加上美好豔麗的色彩,使本作成為六隻中銷量的亞軍。

若以一句話來評論本作的話,那大概就是 藝品的效果 > 擬真的程度 吧。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小笠原  KOW   木村和未  友禪蝶 &長硨磲蛤 精緻度★★★★★ 塗裝度★★★★★ シークレット  ユウゼン&シラナミガイ

英名Wrought iron butterflyfish & Elongated Giant Clam。友禪蝶(魚)是日本固有種,魚體長12~15公分,大多數群體棲息於小笠原諸島的珊瑚礁10公尺深之海域,全身披以黑白相間的網紋(友禪染)模樣;以底棲無脊椎生物與藻類為食。

長硨磲蛤以開口朝上的方式,附著於珊瑚礁間;並利用外套膜中共生的藻類,行光合作用後產生的營養來生長。因為貝柱有濃厚的海潮香,又具甘甜的味道;所以也常常被拿來食用。艷麗的外套膜具有茶色、巧克力色、綠、靛等色的多彩;加上貝殼表面那放射狀的鱗狀突起物,因此也常被拿來觀賞。既好吃又好看…所以已被華盛頓公約明訂為禁止進出口之物種。

 

整件作品主要顏色由黑灰構成,於是長硨磲蛤的藍色外套膜,和友禪蝶背臀尾鰭末梢的黃色,構成了分外搶眼的對比。

作品美的讓人驕傲,因為就是只要原價400日幣的一顆扭蛋,竟然可以讓人擁有這海洋的一小角。活水有魚網頁,除了販售用的PAPO恐龍館之外,本作是使用最多照片的…

隱藏版當之無愧!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KOW    環紋蓑鮋 精緻度★★★★☆ 塗裝度★★★★ ミノカサゴ

環紋蓑鮋為鮋科蓑鮋屬下的一個種,又名龍鬚蓑鮋,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模里西斯至日本南部海域,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泥底質或岩石底質底層水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具有毒性,可作為觀賞魚。俗名獅子魚、長獅、魔鬼、國公、石狗敢、虎魚、雞公、紅虎。
(以上取材自 維基百科)

又毒又美的獅子魚,因為優雅的泳姿羽亮麗的外觀成為了水族箱裡的寵兒。但又因其強烈的地域與掠食性,難容於水箱裡的其它魚種而遭棄養。再加上幾乎沒有生物敢惹牠們,現在的美國佛羅里達海域已經造成新的生態浩劫。除了毒鰭外,「血盆大口」也是牠的武器之一。比眨眼還快的一瞬間吸入,可憐的小魚甚至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入魚腹了。

作品將獅子魚「我有毒,不要惹我」的神氣給帶到了;加上如京劇護背旗般的魚鰭,更顯得意氣風發。厲害的是,KOW老師利用魚鰭的形狀,表達出彷彿有水流動的樣子;這是另一個值得欣賞的地方。如果嘴巴能做到開口,或對嘴部有更多著墨,那將會是讓人更開心。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KOW    龍王鯛 精緻度★★★★☆ 塗裝度★★★★☆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龍王鯛是此類蛋玩常見的角色,而原型師kow又是此類作品的佼佼者;所以這回就偷懶跳過不寫報告了。因為比起報告這件事還有更重要的,希望這則新聞永遠讓我們記取教訓。
吃海鮮很好,吃魚也很棒,但有時候就是要有所取捨― ―即便大魚小魚都是同樣的一條命。
整個事件自私的讓人不可思議…以觀光為主的民宿業者,呵護都來不及了,竟然還把明星給宰了,台灣的保育觀念,真的比起很多人心目中的「落後國家」還不如幾萬倍。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KOW    公主小丑與海葵 精緻度★★★★ 塗裝度★★★★☆ カクレクマノミ

眼斑雙鋸魚,又稱眼斑海葵魚,俗名為公子小丑魚或公主小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請看第一張細件左大圖的兩隻小丑。完整的那隻尾巴末端具有超長而一體的支撐桿,藉以讓牠離海葵有點距離。而另外那隻,則因應可躲在海葵只做出四分之三。
作品表達出了海葵與小丑的共生,欣賞重點在於海葵表達出長毛毯的柔;而小丑有依賴、依慰和依靠之感。
配角的藍刻齒雀鯛(藍魔鬼),則有配色的效果,不至於讓整個畫面充滿太多的暖色系。

 

有趣的是,本作明明就和奇譚海洋1為系列同款,但名字卻取的不一樣。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KOW    珊瑚礁之海 精緻度★★★★★ 塗裝度★★★★★ サンゴ礁の海

想想看這作品的難度:魚兒選角、珊瑚選角、配色、構圖、走位、分模…,不僅要擺在一個蛋裡,組合完還要容納在小小的底座上。
黃高鰭刺尾魚 (黃三角)、長吻蝶魚(黃火箭) 、藍刻齒雀鯛(藍魔鬼) 、眼斑海葵魚(公子小丑)…,超過10個零件的上等且誠意十足之作,就像買了一個特高級的水族箱擺在眼前。本作品的創新,讓每隻魚和珊瑚可算也可都不算主角;市面上並無類似的創作。

厲害的是,如果您親臨現場,它的價格竟然不到台幣100元。(當然還要有幸運之神的眷顧)
 

 

 いきもん うみべのいきもの  マグネット&ボールチェーン  KOW  克氏海馬 精緻度★★★★☆ 塗裝度★★★★☆ オオウミウマ

學名:Hippocampus kelloggi,英名Great seahorse, 也稱大海馬、葛氏海馬、琉球海馬、線紋海馬,為一種近海暖水性魚類,屬於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海馬屬的其中一種。棲息在深水域的礁石區,以小型甲殼類或小魚為食,雄海馬腹部有育兒袋,會守護雌海馬所下的卵直至孵化。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巴基斯坦、中國、台灣、日本、菲律賓、越南、澳洲等。在日本棲息於伊豆半島以南沿岸的岩礁、藻場或是珊瑚礁海域。

海馬中以此種體形最大,體長20-25公分。側扁,腹部頗凸出。背鰭鰭條18-19枚;臀鰭鰭條4枚;胸鰭鰭條18枚。體環11+39-40。軀幹部骨環呈七棱形,尾部骨環呈四棱形,尾端捲曲。除頭部及腹側棱棘較發達外,體上各棱棘均短鈍,呈瘤狀。頭冠低小,尖端具5個短小棘,略向後方彎曲。吻細長而小,呈管狀;吻長稍大於眶後頭部長度,約等於眼後緣頸背第一棘長。眼較大,側上位。眼間隔小於眼徑,微隆起。鼻孔很小,每側兩個,相距甚近,位於眼前方。口小,位於吻端;張開時,略呈半圓形。無牙。鰓蓋凸出,無放射狀脊紋。鰓孔小,位於頭側之背後方。緊靠於頸部背方第一棘基底。頸部背方中央脊紋較銳,具2突起狀棘;具頰下棘;胸鰭基部下前方,亦有短鈍粗強的棘。肛門位於軀幹第十一骨環的腹側下方。體無鱗,完全為骨質環所包。體上各環棱棘均不發達,呈短鈍瘤狀;唯腹側棱棘突出,腹下脊不甚突出。背鰭長,較發達,有18至19鰭條,位於軀幹最後2骨環及尾部最前2骨環背方。臀鰭短小,位於肛門後方。胸鰭短寬,略呈扇形,側位。無腹鰭及尾鰭。各鰭無棘,鰭條不分枝。體淡黃褐色,體側具不甚規則或呈囊紋狀的白色斑點及線紋。常被當成中藥材。

作品的尾部勾住的小珊瑚嵌著磁鐵,因此可以讓本作體態優雅的黏在冰箱上;只是拍照時不大好拍就是了 (還不是因為你懶得拍一張吸在冰箱門的模樣!)

 

 いきもん うみべのいきもの  マグネット&ボールチェーン  KOW  大斑躄魚 精緻度★★★★☆ 塗裝度★★★☆ クマドリカエルアンコウ

學名Antennarius maculatus,英名Warty frogfish,又名五腳虎,為輻鰭魚綱鮟鱇目躄魚亞目躄魚科躄魚屬下的一個種。以小魚和蝦等為食,體長約2〜8公分。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模里西斯、馬爾地夫至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日本則是静岡県富戸以南的沿岸浅礁與珊瑚礁。
本魚體色多變,範圍從乳黃色、黃色、褐色或黑色且有分散的深色圓形斑點與鞍狀斑或斑塊白色到粉紅、赭紅色﹐很多的突出瘤狀的突起在它的皮膚與擬態一個極小的魚的一個大的餌球,背鰭硬棘3枚、背鰭軟條11-12枚、臀鰭軟條6-7枚,體長可達15公分。
棲息在水深1-15公尺、有遮蔽的岩礁區,成魚通常躲在海綿中,卵是黏在絲帶狀的鞘或者凝膠黏液團被稱為卵筏或卵罩。


作品表達的體色模様和歌舞伎中的”隈取”神似,所謂的隈取(KUMADORI)是歌舞伎獨特的化妝法(像是國劇臉譜)。歌舞伎的化妝基本是塗成白色的臉上,再加上眉毛、眼睛、嘴唇等的妝容。由於體表大部份用白色來塗裝,也導致照片有不少過曝而難以修圖@@
作品比想像中大隻是個驚喜,體態充分表達”青蛙魚”的模樣也讓人開心;即便是純白體色也不嫌單調…這一切的美好總是要歸功KOW大神的功力。

但萬事皆好之下卻出現一個製程的缺陷,那就是頂上的誘魚器末端少塗那一點紅…這一點從蛋紙與機台紙可以來比對。它日若出現本作的再版,這絕對會是個值得紀念的製程重大錯誤。(感謝網友Sean提出)

 


回鶴齋藏書首頁 到本館入口! 到本篇文章最上端 到下一間展覽館^^

若您是經由搜尋引擎轉介至此網站,請從原始連結點進入,才可看到美美的照片;並請按一下「重新整理」,謝謝!

      

所有權聲明:圖、文部份,皆為"鶴齋藏書"®,"活水有魚"®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連結或再製。

All shapes and portraits of copyright, owned by the original company.